韬声匿迹的拼音、解释、组词

韬声匿迹的简介:

tāo shēng nì jì
隐匿音信踪迹。指不被人所见闻。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隐匿起来,不再露面。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句下李善˙注引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卷带,韬声匿迹。

1. 隐匿起来,不再露面。《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句下李善注引晋.挚虞〈征士胡昭赞〉:「投簪卷带,韬声匿迹。」

词语“韬声匿迹”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来,即“韬光养晦”和“销声匿迹”。它的意思是比喻某人在特定时期或者出于某种目的,暂时隐藏自己的才能、身份或行踪,而不显露于公众视野中。

详细解释:

  1. 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 韬,藏;光,光芒;养晦,隐藏锋芒。比喻隐藏能力或才华,不轻易表现出来。
  2.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 销,通“消”,消失;隐居在一个不见人的地方。形容消失了踪影,不再露面。

结合起来就是:在特定时期或出于某种目的,隐藏自己的才能、身份或行踪,而不显露于公众视野中。

造句示例:

  1. 为了不引起敌对势力的注意,在这段时间里他选择了韬声匿迹
  2. 知道真相后,她决定暂时韬声匿迹,避免被人找麻烦。
  3. 面对困境,他选择韬声匿迹,静观其变。
  4. 在这个项目启动初期,我们要韬声匿迹,低调行事。
  5.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他离开家乡,开始了一段韬声匿迹的生活。

这些句子展示了“韬声匿迹”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1 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

1 脚印:踪~。足~。血~。笔~。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