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镬的拼音、解释、组词
鼎镬的简介:
dǐng huò
①古代烹饪器具。②古代酷刑,以鼎镬煮人: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①古代烹饪器具。②古代酷刑,以鼎镬煮人: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鼎,三足两耳的金属器具。镬,无足无耳的金属器具。鼎镬皆为烹煮食物的器具。《三国演义》第八六回:「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
2. 古代以鼎镬烹煮罪犯的酷刑。宋.苏轼〈留侯传〉:「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鼎镬》这个词在古代典籍中出现,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手段。"鼎"是中国古代用于烹煮食物的一种器皿,在这里往往被比喻成行刑的器具;"镬"是一种大锅或鼎,也是象征性地用作酷刑工具的形象表达。
详细解释
在古代,帝王或专制者为了镇压反抗、威慑臣民,有时会采用极为残忍的方式来执行死刑。其中,“鼎镬”便是一个典型的形象描绘,象征着用高温的器具来活活烧死犯人。这种刑罚不仅体现了古代法律制度中对犯罪行为的极端惩罚方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对权力绝对性的推崇与服从。
造句
- 古代一些暴君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往往使用“鼎镬”这样的酷刑来震慑敢于反抗的人。
-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忠臣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我,在最后关头被施以“鼎镬”之刑的情节。
- “鼎镬”的说法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是表达极端惩罚概念的一个重要词汇。
-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鼎镬”不仅是对犯人的一种折磨方式,也是统治者行使权力的象征之一。
- 在描述古代宫廷斗争的小说里,作者常常会提到“鼎镬”,以此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分词解释
鼎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