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的拼音、解释、组词
黎庶的简介:
lí shù
犹黎民。百姓;民众:黎庶安居,必王者也。
犹黎民。百姓;民众:黎庶安居,必王者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百姓、民众。《三国演义》第一回:「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西游记》第四四回:「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
词语“黎庶”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用于指代平民、百姓。这两个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两个层面:其中,“黎”通常用来泛指众多的人众;而“庶”,在古代则有“众庶”、“庶民”的意思。合在一起的“黎庶”一词,则是用来广泛地描述普通民众,表达对平民百姓的整体性关注或敬称。
【详细解释】: 1. “黎”:《说文解字》中记载,“黎”字从禾里出,意指众多的谷物,引申为众多的人众。 2. “庶”:《说文解字》指出,“庶”,人也。甲骨文中“庶”字形似两人相立,有平民、百姓之意。
在古代文献中,“黎庶”的使用表达了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怀之情,在现代语境下,通常用来表达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敬意或者描述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
【造句示例】: 1. 古代帝王常常以“黎庶”为念,制定政策时也力求利民便民。 2. 作为政府官员,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服务黎庶、造福百姓的责任与使命。 3. 道家思想重视自然和谐,追求“道法自然”,亦强调要顺应黎庶之心愿。 4. 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黎庶英雄的传说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往往体现了人民智慧和勇敢。 5.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黎庶”这一词汇被广泛使用,如《史记》、《论语》等经典著作中均有提及。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