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鸦片战争的简介:

yā piàn zhàn zhēng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引起清政府财政困难。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次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战场主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以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对内排斥抵抗派,破坏和镇压人民的抗英斗争;对外妥协求和,使战争遭到失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因英人贩运鸦片于中国而起的战争。初派林则徐赴广东严办,英遂大举来侵,攻陷沿海各地,清廷恐,乃派耆英、伊里布至江宁与英议和,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具体指的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性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详细解释

  • 背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为了解决国内因工业革命而带来的经济过剩问题及拓展海外市场的需求,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中国白银外流、社会秩序混乱,还引发了广泛的民众反感。
  • 爆发原因:清政府试图禁止鸦片贸易,这遭到了英方的强烈反对,并最终成为了战争导火索。
  • 过程与结果: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英国军队在1842年击败了清朝的抵抗。随后,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中国主权开始逐步丧失。

造句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迫使中国政府开放了许多新的通商口岸。
  2. 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很多历史戏剧作品,其中就有以鸦片战争为背景的剧目。
  3. 研究鸦片战争对于理解中国如何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4.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至今仍然在讨论中。
  5. 每年纪念鸦片战争的日子,都会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分词解释

1 鸟类的一属,全身多为黑色,嘴大翼长,叫声“丫丫”:乌~。寒~。~嘴锄(一种形如鸦嘴的轻便小锄)。2 古同“丫”,女孩子。

piàn,piā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名~。2 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3 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5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