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虫的拼音、解释、组词

飞虫的简介:

fēi chóng
1.指飞鸟。 2.能飞的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能飞的虫。如蚊子、苍蝇、蜜蜂之类。《山海经.北山经》:「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

2. 飞鸟。《诗经.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

飞虫》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词汇使用,指代能够飞翔的小昆虫。这个词一般用于文学、诗歌或描述自然环境的语境中。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本中,“飞虫”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总体上它指的是蝴蝶、蜜蜂、苍蝇等能够在空中飞行的昆虫。

详细解释

  1. 定义:《飞虫》指的是能够飞翔的小昆虫。
  2. 特征:这类昆虫通常体型较小,翅膀轻盈,能够快速在空中进行上下翻飞、盘旋等活动。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授粉和自然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3. 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里,“飞虫”有时被用来象征变化无常或微小的存在,比如在诗句“飞蛾扑火”的比喻中,它代表了盲目追求光明但容易受到伤害的精神状态。

造句

  1.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飞虫开始活跃起来,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2. 夜晚的微风里,那些飞虫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就像天空中的小星星。
  3. 农民伯伯总是担心田间的飞虫会破坏作物,因此每天早晨他都要检查一下是否有害虫出现。
  4. 书房里突然多了些不速之客——几只飞虫闯进了屋内,它们在书页间飞舞,仿佛是在寻找避难所。
  5. 秋天的田野上,虽然少了夏日里的喧闹,但仍有飞虫在草丛中偶尔发出细微的声音。

这些造句展示了“飞虫”这一词汇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其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分词解释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chóng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2 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介~(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