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詟水栗的拼音、解释、组词

陆詟水栗的简介:

lù zhé shuǐ lì
指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声威远播,水陆四方莫不畏惧而归服。汉.班固〈东都赋〉:「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以,莫不陆詟水栗,奔走而来宾。」

陆詟水栗》一词来源于古代典籍,具体出自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原文为“陆地之民皆震慑,水军亦甚惮之。”其中,“陆詟”意指陆上的百姓或民众因畏惧而震惊、害怕;“水栗”则指水中的士兵或船员也因为惧怕而颤抖。综合起来,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某人在某一方面的力量或声威使得无论是陆上的人还是水上的人皆感到恐惧和敬畏的状态。

造句

  1. 面对诸葛亮的智谋与周瑜的战略部署,不仅东吴士兵闻风丧胆,连同江南民众亦感陆詟水栗
  2. 这位新任警察局长自上任以来,以其铁腕手段成功打击了犯罪活动,使得整个城市达到了陆詟水栗的局面。
  3. 他领导的那支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在战场上更是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以至于敌方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感到陆詟水栗
  4. 在面对这次突发疫情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使人们对于疫情的恐惧逐渐减弱,但面对可能的再次爆发,民众依然保持着陆詟水栗的态度,不敢掉以轻心。
  5. 他不仅在商界有着极高的威望,在社交圈内更是陆地之民皆震慑、水上之人亦惧怕的人物。

分词解释

lù,liù

1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2 随从的样子:~~续续。3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4 〔~离〕①色彩繁杂,如“斑驳~~”;②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5 姓。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3 坚实:“缜密以~”。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