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雍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雍的简介:
bì yōng
1.亦作"辟雝"。 2.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1.亦作"辟雝"。 2.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天子所设的大学。参见「辟廱」条。
《辟雍》的详细解释
辟雍(pì yōng)
-
释义:辟雍是一种古代中国特有的礼制建筑,通常指的是位于国都附近、用于教育和举行典礼仪式的大型池塘或广场。它也是指围绕这个池塘或广场的一系列建筑物。
-
历史背景:在西周时期,辟雍就已出现,是当时最高学府之一,象征着文化中心。至后世发展,辟雍成为一种专称,特指那些作为国家学术机构的场所。
-
功能:辟雍不仅是教育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政治、礼仪等重要活动的地方。在古代社会中,它的存在体现了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的决心。
造句
-
这所学校的教学楼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的辟雍建筑,旨在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
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经常会在辟雍进行演讲或辩论,传播他们的思想和理念。
-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辟雍”一词常被用来形容高等学府,象征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
通过参观古代辟雍遗址,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
-
现代城市规划中也有借鉴辟雍设计理念的例子,例如一些现代化的文化中心或教育园区。
分词解释
辟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