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的拼音、解释、组词

阴历的简介:

yīn lì
全称“太阴历”。历法的一种。以朔望月为编历的基础。月的平均天数与朔望月长度接近,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的长短是月的整数倍,与回归年无关。如古希腊历与伊斯兰历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历法的一种,根据月球的朔望周期而制定,为「太阴历」的简称。参见「太阴历」条。

2. 我国的传统历法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但是常被误称为「阴历」。参见「农历」条。

阴历》,又称农历或传统历法,是中国及亚洲部分地区传统的历法之一。它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来计算的时间制度,一个阴历年通常包含12个月,每月平均30天左右(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但全年总共有大约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少11天左右。因此,为了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匹配,在阴历年中每19年会有一个闰年,即在某些年份加入一个额外的月份(一般为第13个月),以调整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差距。

详细解释

  • 定义阴历是基于月亮圆缺变化周期来计算时间的一种历法。
  • 特点
  • 考虑月相周期,每个月初一为新月,满月则在十五或十六日出现。
  • 阴历年通常为12个月,但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周期不完全吻合,阴历每年会比阳历少大约11天,因此每过约3年左右需添加一个月(闰月)以调整时间。
  • 用途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历用于节日和风俗活动的安排,如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的时间选择都依据阴历
  • 农业上也常使用阴历来预测农作物生长周期。

造句

  1.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在阴历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2. 阴历端午节这天,家人围坐一起吃粽子、赛龙舟,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3. 根据阴历安排,今年春节恰逢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因此我们决定在这一天举办家庭聚会以祈求好运。
  4. 大学的寒假时间是根据阴历确定的,通常会持续到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左右。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使用阴历来计算个人生辰八字和婚姻吉日。

分词解释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