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盟的拼音、解释、组词

齐盟的简介:

qí méng
1.犹同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同盟。《国语.晋语八》:「诸侯有盟未退,而鲁背之,安用齐盟?」

《齐盟》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通常用来指代一种古代或特定情境下的军事联盟。从字面上看,“齐”可以理解为“一起”,而“盟”指的是“盟约”,即结盟双方通过契约确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某种挑战或利益关系。

详细解释

  1. 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十分激烈,为了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或者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各国之间往往会签订各种形式的盟约。
  2. 特点:这种联盟通常涉及军事上的支持、资源共享等具体条款,并通过一定的仪式或文字契约来正式确立。齐盟强调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不同国家之间的联合行动。
  3. 意义:齐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团结协作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各国间相互利用又彼此防范的关系。

造句

  1. 面对强大的秦国,弱小的赵国、魏国决定签署《齐盟》,共同抵御外敌。
  2. 西汉初年,在刘邦与项羽相争之时,韩信率领诸侯王组成的联军签订《齐盟》,最终击败了楚霸王。
  3. 在三国时期,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齐盟》成为他们共同对抗曹操的关键策略之一。
  4. 唐朝初立之际,面对来自北方的威胁,《齐盟》促使多个边疆民族部落同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5. 明清交替时期,为了防止满洲势力的扩张,一些汉人士大夫试图通过《齐盟》的形式组织反清武装力量。

以上句例均为虚构,旨在体现“齐盟”这一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qí,jì,zī,zhāi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4 全;完全:~全。人到~了。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