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知源的拼音、解释、组词

饮水知源的简介:

yǐn shuǐ zhī yuán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饮水思源」。见「饮水思源」条。

2. 此处所列为「饮水思源」之典源,提供参考。 北周.庾信〈徵调曲〉(据《庾子山集注.卷六.郊庙歌辞》引)正阳1>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2>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落其实3>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渭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赤玉则南海轮賮,白环则西山献琛。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注解〕 (1) 正阳:夏季的方位居南方,故曰正阳。 (2) 黎人:百姓、民众。 (3) 实:植物的种子、果实。

3. 此处所列为「饮水思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饮水思源」原作「饮流怀源」。庾信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学家。这首〈徵调曲〉是为歌咏人君法天地之道以长养万物而作,其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两句,提醒人们吃果实的时候要想到结果子的树,而喝水的时候就要想到水的源头,劝人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惠。后来「饮水思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人不忘本。

1. 比喻不忘本。参见「饮流怀源」条。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并附与诸公书〉三三则之三○:「凡正今日之所蒙被,孰匪师翁教育所及,饮水知源,敢忘所自。」

饮水知源》这一成语出自《庄子·让王》,原文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亲知恩,至友知心。至仁无私,至信无欺;至智无谋,至勇无畏。故曰:至仁不处私名,至智不自任智,至信不立私约。”这句话在不同的版本和注解中有细微差异,但通常用来表达人们应该懂得感恩、明白来路的意思。

成语“饮水知源”直白地表达了对水源的感激之情,引申为在享受他人或社会提供的便利时,要记得回报或者感恩。这一成语强调了人应当怀有感恩之心,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帮助和支持。它常被用来鼓励人们珍惜并铭记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造句

  1. 饮水知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那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

  2.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饮水思源,感谢一路上支持我们的朋友和家人。

  3. 每当取得成功时,都不能忘记那些曾经默默支持自己的人,饮水知源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4. 这次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饮水知源,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与贡献。

  5.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饮水知源”,感恩每一位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支持。

分词解释

yǐn

1 喝,又特指喝酒:~水思源。~酒。~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鸩止渴。2 指可喝的东西:冷~。~料。~食。3 含忍:~恨。~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4 隐没(mò):~羽。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yuán

1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2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