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登高的拼音、解释、组词

重九登高的简介:

zhòng/chóng jiǔ dēng gāo
1.旧俗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绛囊盛茱萸,登高山,饮菊酒,谓可以避邪免灾。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俗在阴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爬登高山,饮菊花酒,以为能消灾避害。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或称为重阳登高。

1. 旧俗在阴历九月九日佩带茱萸爬登高山,饮菊花酒,以为能消灾避害。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也称为「重阳登高」。

词语“重九登高”通常指的是在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选择登高的习俗。根据中国古代的历法,“九”是最大的数字(除了零),所以两个九相加就形成了“重九”。而在道家文化中,阳数以九为最尊,因此这一天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日子。由于农历九月又被称为“菊月”,加上秋季气候宜人、山川明丽,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赏秋景、采菊花,不仅是一种庆祝方式,也是祈求健康长寿、避灾消难的一种传统习俗。

详细解释

  •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登高:指选择在这一天去山丘或高楼之上远眺。这种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健康益处。

造句示例:

  1.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人们常会在重阳节这天进行登高活动,以达到避灾消难的目的。
  2. 我们一家人计划在重九那天一起去爬山,体验“重九登高”的乐趣。
  3. 这个秋天,正好赶上重阳佳节,我们全家一起去公园里赏菊、登高,享受自然的美丽。
  4.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像春节和重九登高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5. 每到重阳时节,我都会带上家人一起出去走一走,感受“重九登高”的那份宁静与惬意。

以上是关于词语《重九登高》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gāo

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2 高度:他身~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级。~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5 声音响亮:引吭~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7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