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庙堂碑的拼音、解释、组词
孔子庙堂碑的简介:
kǒng zǐ miào táng bēi
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唐代碑刻。正书。虞世南书。公元626年镌立。贞观中毁于火,703年重刻,并加篆书碑额。书法圆润朗秀,外刚内柔,得智永笔法为多,为虞书代表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代碑刻。为虞世南于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6)所作。记述孔子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并重修孔庙等事。此碑书法笔力遒劲,碑体圆腴,为唐楷圭臬。后有二重刻本,一为陕本,一为城武本。
《孔子庙堂碑》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撰的一篇碑文,它主要描述了孔庙的历史和祭祀活动。此碑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是研究唐代书法及儒家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解释
-
碑文内容:《孔子庙堂碑》详细记载了孔庙的建筑历史、规模、以及其在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地位。碑文中还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于儒学思想的认可和支持。
-
书法价值:作为欧阳询早期的作品之一,《孔子庙堂碑》展现了他独特的楷书风格,字迹刚劲有力,结构严谨,为后人学习楷书提供了宝贵的范本。
-
文化意义:通过这篇碑文,可以窥见唐代对于儒学教育和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也是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造句
- 王先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孔子庙堂碑》是他的收藏之一。
- 教师们经常引用《孔子庙堂碑》中关于教育的观点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 在历史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一块唐代的《孔子庙堂碑》,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书法艺术,《孔子庙堂碑》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 小李对书法很感兴趣,他常常抄写《孔子庙堂碑》上的字迹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
分词解释
孔
kǒng
1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急。~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4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庙
miào
1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岳~。寺~。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堂。
堂
táng
1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4 量词:上了一~课。一~家具。
碑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