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爷的简介:

tài yé
1.旧时对知府﹑知县等官吏的尊称。 2.尊称别人的父亲。 3.倨傲的自称。犹爷爷﹑老子。 4.家仆对男主人的尊称。 5.称祖父或祖辈尊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知县等官吏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罪案已成,太爷昨日已经把你发放过了。今日只是覆审一次,便可了事。」《红楼梦》第一回:「这日甄家大丫头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唱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

2. 对祖父的尊称。如:「老太爷」。

3. 对年老的父祖辈人的尊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据我听你讲起你家太爷的光景来,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辈。」

4. 态度倨傲的人自称。《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快把金银献出来,还有个佛眼相看,不然太爷们就要动手了。」

《太爷》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定含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太爷”一词的使用并不广泛,并且在不同地区和语境下可能带有不同的意味。通常而言,“太爷”指的是古代对官职较高的官员的一种称呼,特别是在戏曲、文学作品或是民间故事中的用法更为常见。下面提供几个造句以帮助理解其含义。

  1. 在这出京剧中,一位扮演清朝官员的角色自称“老太爷”,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2. 这本小说中,主人公常常自称为“太爷”,体现了他对过去官宦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3. 传统戏曲《包公案》中的包拯,就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包太爷”。
  4. 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往往会出现一些描述官员形象的句子:“太爷端坐在堂上,威风凛凛。”
  5. 老张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清朝时期的官老爷,在家中的书房里挂上了自己手绘的画像,自称“老太爷”。

需要注意的是,“太爷”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并且可能会被认为是带有轻蔑或不敬的态度。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通常会避免使用这一称呼,而采用更加礼貌和正式的语言来表达尊敬之意。

以上就是关于词语《太爷》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父亲:“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名”。2 祖父:~~。姥~。3 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张大~。4 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县太~。少(shào )~。5 对佛、神的称呼:佛~。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