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二性子的简介:

èr xìng zǐ
两性人的通称。

  • AI解释

实际上,“二性子”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在某些方言中有所使用,但具体含义会根据地方而有所不同。在北方的一些方言中,“二性子”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古怪、行事出人意料或者难以预料的性格特点;有时也可以指代那些行为举止显得有些另类或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详细解释

  • 词源与含义:“二性子”的“二”在某些方言中可能被用作一种强调语气,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真”或“确实”,而“性子”指的是性格。因此,“二性子”可以理解为“古怪的性格”或者“行为举止与众不同的人”。具体意思会根据语境有所不同。
  •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某些人不按常规做事,喜欢搞怪或出乎意料的行为。

造句

  1. 小王是个二性子,今天早上带了把大号雨伞去上班,结果阳光明媚,大家都很诧异他为何准备如此充分。
  2. 在聚会上,小李总是扮演着“二性子”的角色,他的突发奇想常常让大家忍俊不禁。
  3. 由于新同事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二性子,我们部门的工作风格也因此被彻底改变了。
  4. 小刘经常带一些奇怪的装饰品来公司,大家都说他是个十足的“二性子”。
  5. 在那次集体活动中,小张因为临时决定搞一个即兴表演而成为了队伍中的“二性子”。

请注意,“二性子”的使用范围有限,并且可能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理解或应用。以上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