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包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包的简介:
tǔ bāo
1.方言。犹地痞,土棍。 2.土堆;土岗。
1.方言。犹地痞,土棍。 2.土堆;土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土堆;土岗。如:「在那个土包右转就是他家。」
2. 原指老实憨厚的乡下人,后用以讥笑没见过世面的人。《品花宝鉴》第二二回:「那个人,像是个土包,只不知怎样闹起来的?」也称为「土包子」、「乡巴佬」。
《土包》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用泥土或其它材料堆砌成的小型山丘或是临时性的建筑物,也可以指形状类似小山包的堆积物。它的意义比较广泛,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 作为自然现象:在某些地区,可能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土包,比如地质活动后的沙丘、堆集的地表土壤等。
- 人为建造:有时人们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将泥土堆积成各种形状的小土包,如园林中用作装饰的土包,或者是施工过程中留下的临时废土堆。
- 比喻意义:有时候《土包》也可以被用于比喻某种特定情况或者事物。比如形容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的事物。
以下是五个使用“土包”这个词的造句:
- 园艺师们正在利用枯枝败叶和泥土堆砌一个小巧玲珑的土包,作为花园角落里的装饰。
- 那座看似孤立的小山其实只是一个由建筑废料堆积而成的土包。
- 他费了好大劲才从那座土包里挖出了一个被遗忘已久的旧手提箱。
- 在那个小村庄里,有一片空地堆满了各种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土包,原来是孩子们玩泥巴后的产物。
- 这个项目的规划看起来很宏伟,但实际上更像是一座没有根基的土包,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以上就是对词语《土包》的一个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