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殄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误国殄民的简介:
wù guó tiǎn mín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贻误国事,荼毒人民。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洪君畴:贪缪之相误国殄民,逐之已晚,亦曰为内侍翻本也。亦作误国害民、误国殃民。
1. 贻误国事,荼毒人民。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七.洪君畴》:「贪缪之相误国殄民,逐之已晚,亦曰为内侍翻本也。」也作「误国害民」、「误国殃民」。
词语“误国殄民”源自中国古代,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对国家治理失误、导致百姓受苦的人或行为。其结构和意义如下:
- 误国:指因治理不当而导致国家衰败。
- 殄民:“殄”的意思是使……灭绝,这里用来形容人民生活困苦。
综上,“误国殄民”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因执政者的无能或错误决策而造成国家衰落、百姓痛苦的状况。它常被用于批判不称职的政治领袖或是评价某人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五个使用“误国殄民”的造句:
- 如果不及时纠正那些只顾个人私利而不顾人民疾苦的行为,这些官员将最终成为真正的“误国殄民”。
- 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于政府决策失误,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可谓典型的“误国殄民”案例。
- 历史上许多朝代更迭往往是因为前朝君主或臣子因“误国殄民”而被推翻。
- 为了避免成为历史的罪人,每一位领导者都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做出“误国殄民”的行为。
- 通过学习历史教训,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那些曾经导致“误国殄民”的错误,并努力避免重蹈覆辙。
这些造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误国殄民”这一概念,体现了其在描述因治理不当而造成国家和人民共同悲惨境地时的深意。
分词解释
误
wù
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2 耽搁:耽~。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