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散的简介:

xíng/háng sàn/sǎn
1.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好服五石散(一名寒食散),服后须行走以散发药性,叫做"行散"。也称行药。 2.泛指散步。宋杨万里有《雨后郡圃行散》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魏晋南北朝人好服五石散,服后须行走以宣泄药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也作「行药」。

2. 散步。清.陈维崧〈雨淋铃.斜阳城阙〉词:「斜阳城阙,晚秋行散,偶尔游歇。」

3. 施药治病。《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安子青囊艺最精,山东行散有声名。」

《行散》,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通常用于描述一种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一种社交活动方式。"行散"这一行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主要指的是文人们在自然山水间闲游散步、赏景赋诗的活动形式,体现了当时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特质。

解释

  • :行走、漫步。
  • :自由自在地游玩或游览。

因此,“行散”是形容古代士大夫们结伴出游,欣赏美景,吟咏诗词的一种闲适生活方式。这种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是文人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方式之一。

造句

  1. 那天,王羲之与朋友在兰亭行散,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心中无比畅快。
  2. 汉代的许多士大夫喜欢通过行散来寻找心灵的宁静,从而获得创作灵感。
  3. 在古代文人中,“行散”是一种流行的文化活动形式,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游历,更是精神层面的一次旅行。
  4. 陶渊明晚年常独自一人行散于田间小路,从中体会自然之妙,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5. 古代文人行散时常常携带着琴书和酒壶,在山水间留下了许多佳话。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行散”这一活动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也体现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