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顾不暇的简介:
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顾,照顾。不暇,没有空间。比喻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语或本《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
2. ※《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赵固郭默攻其河东,至于绛邑,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骑兵将军刘勋追讨之,杀万余人,固、默引归。刘颉遮邀击之,为固所败。使粲及刘雅等伐赵固,次于小平津,固扬言曰:「要当生缚刘粲以赎天子。」聪闻而恶之。李矩使郭默、郭诵救赵固,屯于洛汭,遣耿稚、张皮潜济,袭粲。贝丘王翼光自厘城觇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赵固望声逃窜,彼方忧自固,何暇来邪!且闻上身在此,自当不敢北视,况敢济1>乎!不须惊动将士也。」是夜,稚等袭败粲军,粲奔据阳乡,稚馆谷粲垒。雅闻而驰还,栅于垒外,与稚相持。聪闻粲败,使太尉范隆率骑赴之,稚等惧,率众五千,突围趋北山而南。刘勋追之,战于河阳,稚师大败,死者三千五百人,投河死者千余人。 〔注解〕 (1) 济:过河、渡河。
3. 刘聪是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刘渊死后自立为帝。隔年攻陷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继而杀之。后又攻陷长安,掳晋湣帝司马邺。当时晋朝大将军赵固攻河东,扬言要活捉刘聪的儿子刘粲,以赎回晋湣帝。晋军企图偷渡洛水和汭水,袭击刘粲的部队,刘粲的部下王翼光发现后,马上报告刘粲。但刘粲太过轻敌,认为赵固连坚守都忙不过来,哪里还能渡河偷袭?没想到当夜,晋军就渡河袭败了刘粲的军队。后来「自顾不暇」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管别的事情。
1. 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帮助他人。【例】出了这么大的差错,他都已经自顾不暇了,哪还能管到别人呢?
1. 自身难保,没有余力再帮助他人。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五出:「主势孤危,自顾不暇,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精忠岳传》第六回:「倘然强盗凶狠,我们自顾不暇,那里还照应得你等。」也作「自救不暇」。
《自顾不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袁绍传》,意思是指一个人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没有多余的力量或时间去照顾别人或处理其他事务。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一种忙于应付自身问题、无暇他顾的状态。
详细解释
- 释义:形容自己都忙得不可开交,完全没有余力去顾及他人或其它事情。
-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天下有事,而为曹氏所逼,自顾不暇,安能复忧其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国家面临重大事务时,袁绍正被曹操的压力所迫,自身尚且难以自保,哪还有余力去忧虑或解决其他问题。
- 用法:常用于形容个人或群体在处理复杂情况或应对紧急状况时,忙于自己的事而顾不上他人的状态。
造句
- 公司现在正处于转型期,高层领导都忙得自顾不暇,没有精力去关注员工的日常工作。
-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们做晚辈的只能尽量多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能稍微轻松些,而不能指望他们来照顾自己。
- 这个项目的进展非常紧迫,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事情。
- 小王最近被工作缠身,每天加班加点都应付不过来,根本没有余力再去关心家里的事情了。
- 由于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和交通问题,救援队的人手自顾不暇,不得不暂时放弃部分地区的搜救工作。
分词解释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xiá
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得~。闲~。无~。应接不~。目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