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隐若显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隐若显的简介:

ruò yǐn ruò xiǎn
若:好像;隐:隐藏;显: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隐约不明,模糊不清。宣和画谱˙卷十二˙山水三˙宋˙黄齐: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晻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像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亦作若隐若现。

1. 形容隐约不明,模糊不清。《宣和画谱.卷一二.山水三.宋.黄齐》:「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晻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像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也作「若隐若现」。

词语详解:若隐若显

释义:若隐若显”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或情况时有时现、时而隐约的状态。它既可以指具体的事物在空间上的忽明忽暗,也可以用来描绘某种情绪、情感、思想在时间和心理上的飘忽不定。

出处: 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典籍记载,但其意思可以从一些古文句子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并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成语形式。

基本解释: “若”意味着好像,“隐”是指隐藏或不明显,“显”则是指显现、清晰可见。因此,“若隐若显”即指事物时而显得模糊不清,时而又稍微显露出来。

造句

  1. 在那幽静的山林中,雾气缭绕,树木间的阳光仿佛 若隐若显 ,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2. 她的笑容总是 若隐若显 ,既让人心动不已,又让人琢磨不透她的真实想法。

  3. 夜色之中,远处的灯光时有时无,犹如 若隐若显 ,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几分迷人的神秘感。

  4.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事件和人物的命运如同 若隐若显 一般,虽然曾经轰动一时,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它们的存在。

  5. 她的心情总是 若隐若显 的,在她的脸上既看不到开心的笑容,也发现不到忧伤的表情,仿佛内心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

以上句子中,“若隐若显”被用来描述不同的场景和情感状态,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及其适用范围。

分词解释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yǐn,yìn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2 伤痛:~恻。3 怜悯:恻~之心。

xiǎn

1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著。~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2 表现,露出:~露。~示。~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3 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贵。~赫。~要。4 敬辞,称先人:~考(已去世的父亲)。~妣(已去世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