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气短的拼音、解释、组词
英雄气短的简介:
气短:志气沮丧。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困厄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有才识志气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丧失进取心。语本《增广尚友录统编.卷三.苏丕》。后用「英雄气短」形容有才识志气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儿女情长」、「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风云气短」
2. 《增广尚友录统编.卷三.苏丕》苏丕,宋青州人,祖德祥。建隆四年状元。丕1>有高行2>,少时一试礼部3>,不中,即拂衣去,曰:「此中最易短英雄4>之气。」因筑室渳水之滨,五十年不践城市。欧阳修言于朝,赐号冲退居士。 〔注解〕 (1) 丕:苏丕,宋青州人,宋太祖建隆四年(西元963年)状元,生卒年不详。 (2) 高行:高尚的品行。 (3) 礼部: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4) 英雄:见识、才能、作为等超群的人。
3. 《增广尚友录统编》中记载:宋朝苏丕少年时参加考试没有考上,拂袖而去,说:「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意思就是说:考试,是最容易让人挫折,摧损英雄志气的事。后来「英雄气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有才识志气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丧失进取心。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三回》:「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英雄气短,谁肯替国家出力!」或指有才识志气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如《三侠五义.第一二○回》:「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1. 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于儿女私情而丧失斗志。【例】像他这般英雄气短,不思振作,如何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1. 宋代苏丕年少时应试礼部不中,因说:「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拂袖而去。见《尚友录》卷三。后以英雄气短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于儿女私情而丧失进取心。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五出:「伤秋赋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谁家,惹得双眉斗,英雄气短偏憔瘦。」也作「英雄短气」。
词语解释
英雄气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原本英勇豪迈的人物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原本表现英勇的人变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它主要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困境或者压力时精神状态的变化。
-
字面意思: “英雄”指的是勇猛的勇士,“气短”的意思是呼吸急促,这里比喻英雄的表现力或精神状态不如以往。
-
引申义:这个词更多地用来形容人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不如平时强大,或是表现出不似往常的决心和勇气。
造句
- 在这次比赛的关键时刻,原本气势如虹的队长显得有些英雄气短,他的几次失误让队友们感到十分失望。
-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这位曾经豪情万丈的企业家也开始显露出英雄气短的一面。
- 因为长期的压力,他虽然表面上还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姿态,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英雄气短的现象。
- 这种情况下,英雄气短的感觉往往是暂时的,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就能恢复以往的状态和精神面貌。
-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尽管在新的挑战面前他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英雄气短,但他的经验和智慧依旧能够为团队带来巨大价值。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英雄气短”不仅描述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状态是暂时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克服。
分词解释
yīng
1 花:落~缤纷。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4 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5 同“ 瑛 ”,似玉的美石。6 指“英国”:~文。7 姓。xióng
1 阳性的,与“雌”相对:~性。~鸡。~狮。~蕊。~蜂。2 强有力的:~壮。~健。~伟。~厚。~浑。~劲。~奇。~踞。~视。~姿。~心。~关。~图。~辩。~才大略。3 强有力的人或国家:~杰(a.才能出众的人;b.才能出众)。~俊。英~。枭~。奸~。称~。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duǎn
1 长度小,与“长(cháng )”相对:~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2 缺少,欠:~少。~缺。3 缺点:~处。护~。取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