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露的拼音、解释、组词

草头露的简介:

cǎo tóu lù
1.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干。比喻难以持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草上朝露易干。比喻不能持久。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草头露》,这个词语并非标准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某些地方方言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特定表达。从字面上看,“草”是植物类的统称,在古代诗词中“草头”有时可以用来指代“野草”,而“露”则是露水的意思。“草头露”的组合可能指的是清晨或夜晚时分,草叶上凝结的一层薄薄的露珠。这种意象常被用以描绘自然景致、抒发情感或者是隐喻性描述。

然而,“草头露”并非汉语中的固定成语或者俗语,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具体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基于“草头露”的想象性造句:

  1. 清晨,小溪旁的野草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草头露》般迷人。
  2. 他拿起画笔,试图捕捉那《草头露》般的清新和宁静,将清晨草地上的景象定格在画布之上。
  3. 夜晚,静谧的森林里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草头露》似乎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
  4. 在她眼中,《草头露》是自然界的奇迹,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的美好时光。
  5. 《草头露》不仅象征着清晨或夜晚时分大自然的清新之气,也是诗人笔下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的意象。

以上造句尝试将“草头露”这一概念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现其可能具有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lòu,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水。白~。寒~。朝(zhāo )~。甘~。2 在室外,无遮盖:~天。~宿。~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酒。枇杷~。4 滋润:覆~万民。5 表现,显现:~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骨。袒~。吐~。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