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凡成圣的拼音、解释、组词

革凡成圣的简介:

gé fán chéng shèng
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革除凡心成为圣人。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文: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亦作革凡登圣。

1. 革除凡心成为圣人。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文〉:「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也作「革凡登圣」。

《革凡成圣》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指的是通过不断的修行、自我完善,将普通平凡的人转变成为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圣人。这里的“革”有变革或改革的意思;“凡”指平常、普通,“圣”则是指圣贤、圣者,这里不仅强调了从低级到高级的提升过程,还强调了这一过程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革凡成圣”的直接意思就是将普通的、平凡的事物或人通过改变(革新)的过程转变成为圣人。
  2. 哲学层面:从中国古代儒家的视角来看,“革凡成圣”更多地体现在个人修养和品德提升上。强调的是个体如何通过自我教育、道德自律以及积极的社会实践,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受人尊敬的人物。
  3. 文化寓意:“革凡成圣”的故事与理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无限可能的信仰,同时也蕴含了“知行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造句

  1. 经过多年的修炼,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个人品德方面也实现了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
  2. 古人云,“革凡成圣”,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修行,终有一日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许多青年逐渐从普通的年轻人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精英,实现了“革凡成圣”的过程。
  4.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无数平凡教师成为了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诠释了“革凡成圣”的真谛。
  5.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自我革新、完善自己,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就是所谓的“革凡成圣”。

分词解释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