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寄书的简介:

jì shū
1.传递书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寄信。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拏流转,玉关寄书,章台留钏。」清.张景祁〈双双燕.玳梁对语〉词:「怕负了深闺,寄书香缕。」

2. 邮寄书籍。如:「委托书局代为寄书。」「他到邮局帮远在美国的朋友寄书。」

《寄书》作为一个词语,通常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将信件或书信寄给远方的人。在古代,“书”特指书写的内容,即信件;而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泛指任何形式的文字表达,如电子邮件、短信等。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词语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常见,《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何处来?寄书难达情”的诗句。
  • 用法:一般用来描述一个人想要向远方的亲友传递信息或情感,却因为各种原因(如距离、交通不便等)而无法直接交流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诗人或作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造句:

  1. 春节将至,小明希望早点收到家人的问候,他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他乡的父母。
  2. 希望你看到这封信时,一切安好。这是我寄书给你的方式之一。
  3. 因为疫情,小王暂时不能回国探亲,只能通过寄书向家人表达思念之情。
  4. 为了纪念这次特别的经历,他决定将所有照片和回忆都整理成册,并寄给朋友们分享。
  5. 小李打算利用暑假时间,寄一本自己精心挑选的书送给远在异国求学的好友。

分词解释

1 托付:~托。~存。~情。~怀。~意。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4 认的亲属:~父。~母。~子。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