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平的简介:

tài píng
1.谓时世安宁和平。 2.泛指平静无事。 3.谓高低﹑胜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极为安宁和平。【例】太平盛世、世界太平

1. 极盛之世。《史记.卷二.夏本纪》:「天下于是太平治。」《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也作「泰平」。

2. 安宁、平安无事。《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话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缢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也作「泰平」。

3. 南北朝梁敬帝的年号(西元556~557)。

太平》一词,从字面上看,“太”有“非常、极其”的意思;“平”则意味着“平静、安宁”。结合这两层含义,《太平》通常用来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和谐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太平”往往被用作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或治世的象征。

详细解释:

  1. 社会状态:表示一个时期内国家没有战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2. 文化意义:“太平”也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太平”常常与统治者的治理能力联系在一起。历史上有许多记载治世的时期被称为“太平盛世”,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等。

造句示例:

  1.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早日实现真正的太平,让人民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
  2. 在那个太平的年代,农民们可以安心地在田间劳作,不必担心战争和动乱的到来。
  3. 看到村里这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动荡不安到现在享受着太平盛世的和平生活,大家都感慨万千。
  4. 他总是梦想着能够在一个长治久安、风调雨顺的太平社会中过完自己的一生。
  5. 这首歌以“太平”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句子展示了“太平”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