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抵死的简介:
dǐ sǐ
①拼死;冒死(表示坚决):抵死不从。②分外;格外: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③急促:春被梅花抵死催。④经常;总是:春泥抵死污人衣。⑤终究: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
①拼死;冒死(表示坚决):抵死不从。②分外;格外: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③急促:春被梅花抵死催。④经常;总是:春泥抵死污人衣。⑤终究: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拚死、竭力,表态度坚决。【例】抵死不从
1. 触犯死罪。《汉书.卷四.文帝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2. 坚持、竭力。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词:「思量、能几许,忧风愁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还当是一班闹事的人,要哄他出去打,他抵死不敢出去,只是索索的抖。」
3. 不住的。宋.晏殊〈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4. 终究、总是。宋.柳永〈倾杯乐.皓月初圆〉词:「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也作「底死」。
5. 格外、分外。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三首之三:「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词语“抵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较为模糊。根据字面意思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抵死”的含义通常指的是拼死、至死不渝或竭力而为的状况。它往往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或者信念而表现出的极端决心或态度。
详细解释
- 拼死: 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不惜牺牲生命。
- 至死不渝: 意思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改变自己的意志或立场,强调了坚定的决心和信仰。
- 竭力而为: 表达的是一种全力以赴、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的态度。
造句
-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他还是抵死坚持下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 这位英雄为了保护家园,抵死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他的精神令人敬佩。
- 她为了实现梦想,抵死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志愿者们抵死工作,不遗余力地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不惜抵死与对方进行辩论,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请注意,“抵死”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抵死”的字面理解和部分历史文献中的用法整理出来的,可能无法全面覆盖所有语境。在日常交流或写作时,可以考虑使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来代替它。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