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务之急的简介: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语本《孟子.尽心上》。△「燃眉之急」
2.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知者1>,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注解〕 (1) 知者:智者。知,音ㄓˋ,同「智」。
3. 「当务之急」原作「当务为急」。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曾教导子弟做事一定要知道轻重缓急。他说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什么事都清楚明了,但仍知道要先完成当前最急迫的事;一个仁慈的人,对什么都给予关爱,但仍知道要先亲近有贤德的人。孟子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先认清优先顺序,先完成当下最急切的事,这叫做「知务」,也就是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后来「当务之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
1. 当前迫切需要处理的事。语本《孟子.尽心上》。【例】目前市政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改善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
1. 语本《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今江南制造局购机设厂,自能仿造,不待外求,自为当务之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说的不过是那种一物不知也以维新自命的,你要办商务学堂,这是当务之急,谁说你不是呢?」
词语详解
当务之急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当前必须优先解决的事情或问题。它源自古代汉语中的“当务”,意为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之”是结构助词,“急”则是紧急的意思。综合起来,“当务之急”即指最迫切需要处理的事务。
此词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当前情境下,急需采取行动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它强调了时间性和紧迫性,常用来表达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
造句示例
-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队伍建设应当成为当务之急,因为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减少塑料使用成为当前当务之急,政府已经着手制定相关政策。
-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流动问题往往是当务之急,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们更应该将求职准备作为当务之急来对待。
- 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成为当务之急,这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当务之急”通常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境或条件下需要优先处理的紧急事务。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wù
1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3 追求:好(hào )高~远。4 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河北省)。6 姓。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jí
1 焦燥:~燥。着~。焦~。2 气恼,发怒:~眼。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 迫切,要紧:~切。~诊。~事。7 严重:告~。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