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格的简介:
wén gé
1.文章的风格﹑格调。
1.文章的风格﹑格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章的风格。唐.于頔〈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诗:「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2. 公文用纸。
《文格》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术语或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根据其结构和构成分析,“文”通常指的是与文字、文章有关的事物,“格”则可能指某种格式、风格或准则。因此,《文格》很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体风格或者写作规范。
若按照这个假设进行解释,那么《文格》可以理解为文章、作品所应遵循的形式、风格或是标准。下面提供一些可能符合这种含义的例子以及5个造句:
-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龙榆生先生关于词的艺术论著,《文格》是其独到见解的体现。
- 虽然不同文体有各自不同的《文格》,但好的文章往往都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 在现代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文格》,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 优秀的散文作家不仅注重语言的美感,还非常重视篇章结构的整体感以及《文格》的运用。
- 每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格》,这要求创作者不仅要深刻理解作品本身的特点,还要把握好创作时的情感表达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文格》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存在误解或歧义。如果在特定的语境下出现了这个词,并且有更明确的定义,则应依据具体情境来理解和运用。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格
gé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