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献的简介:
wén xiàn
原义指同历史、文化有关的典籍和人物。今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原义指同历史、文化有关的典籍和人物。今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例】图书馆珍藏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
1.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文献》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记录历史或学术知识的文字资料。具体来说,它包括但不限于书籍、论文、档案、史书等,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某一领域的历史、文化、科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解释:
- 文:指文字,也引申为文章、文献。
- 献:在古代多指进献、呈献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提供给后人学习和研究的材料。
- 文献:综合起来看,“文献”就是经过整理记录下来的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存在的历史资料或学术著作,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造句:
- 学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供师生们查阅使用。
- 在准备撰写论文之前,他仔细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 考古学家们通过研究出土的文献来推断古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
- 这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文献非常珍贵,是学术界的热门读物。
- 为了写好这次专题报告,她广泛搜集了国内外的各种相关文献。
这些句子展示了“文献”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既有研究学习方面的用途,也有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用法。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献
xiàn
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