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橐的拼音、解释、组词

囊橐的简介:

náng/nāng tuó
1.袋子。 2.借指粮仓﹑粮库。 3.囊括;聚集。 4.指行李财物。 5.窝藏,包庇。亦以喻庇护所。 6.犹勾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盛物的袋子。大称囊,小称橐。或称有底面的叫囊,无底面的叫橐。《诗经.大雅.公刘》:「迺裹糇粮,于橐于囊。」

2. 行李财物。唐.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家于李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家人俱各逃窜,囊橐尽已荡空。」

3. 隐藏、包庇。《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饥寒并至,穷斯滥溢,豪桀擅私,为之囊橐。」《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广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

词语“囊橐”主要出现在古文或古典文学中,其含义较为宽泛。在古代汉语中,“囊”指的是口袋、袋子;“橐”则是指用于装放物品的小袋或套子,通常用以装载弓箭等物件。因此,“囊橐”的基本意思是指用以装物品的袋子。

扩展解释: 1. “囊橐”可以比喻为携带或储存东西所使用的容器。 2. 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引申出“储备、积蓄”的含义,指积攒财物或者知识技能。 3. 有时它也用来形容文人学者随身携带的各种书籍或其他学习用品。

以下是五个使用“囊橐”造句的例句:

  1. 古时读书人出行常会携带一个装有各种典籍和笔墨纸砚的小袋,名为囊橐。
  2.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家境殷实的人家也会准备一些囊橐作为不时之需。
  3. 学者林先生一生致力于学问研究,他的囊橐中不仅收藏了各类珍稀古籍,还有许多自己亲手撰写的笔记和心得。
  4.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各种必需品,这就是他的囊橐。
  5. 做学问就像在探索知识的海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行囊满满的小舟,不断地从自己的囊橐中汲取养分。

分词解释

náng,nāng

1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2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3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