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书的简介:
fù shū
1.捎信﹔寄信。
1.捎信﹔寄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寄书信。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四:「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明史.卷一四三.黄钺列传》:「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善得书,与钺相对哭,誓死国。」
《附书》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附加寄送信件,即在原本的信函之外,再附上一张纸或信简以补充说明其他事情。这种做法多见于古人写信时为了表达某些特别的内容或进行私密的交流。
详细解释:
- 词源:源于古代通信方式中的一种习惯,在原本信件的基础上附加书写内容。
- 用途与含义:通常用于对原来信函内容的补充说明,或是传达一些不便在正式信文中直接表述的信息。如感情上的私语、个人的感慨或者某些机密信息等。
造句示例:
- 古人写信时常常会附书,用来表达一些特别的情感或想法。
- 在给朋友的信中,我决定附上一张小纸条,以便补充说明些不便明言的事。
- 老师在回信的时候,特地附书给了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
- 为了确保信息完整无误,他特意在原本的信件后面附上了详细的情况说明书。
- 爷爷习惯在给远方亲人的信中附上几句家常话,让家人们感受到他的关爱。
这些例子展示了“附书”作为一种传统交流方式,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分词解释
附
fù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