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伴的拼音、解释、组词
馆伴的简介:
guǎn bàn
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名为馆伴,实来监视行动。
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名为馆伴,实来监视行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接待外宾的官员。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一.故事.馆伴》:「蕃使入国门,则差馆伴使、副同在驿、趋朝、见辞、游宴。」
2. 在使馆接待外宾。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高丽自太宗后,久不入贡。至元丰初,始遣使来朝,神宗以张诚一馆伴。」
《馆伴》这一词语,通常用于描述在古代使团或外交场合中的一种特定角色。它是指陪同外国来访使臣、官员或其他重要人物,以帮助他们适应东道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人。通常由本国官方指派,目的是为了体现礼遇与尊重,并协助处理一些实际事务。
详细解释
- 馆伴:在古代的外交或文化交往中,指的是接待外国使臣时为其提供生活、礼仪等方面指导的陪同人员。他们的任务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翻译工作,还包括介绍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则等。
例如,在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往来频繁,当时会安排专门的知识渊博、熟悉外事礼节的人士作为馆伴来接待外国使臣。
造句
- 在古代,中国对于接待外国使团非常重视,往往会指派经验丰富的官员担任馆伴。
- 馆伴在使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翻译者,更是文化使者。
- 如果没有馆伴的帮助,外国使臣可能会对中国的礼仪制度感到困惑甚至出现误解。
- 在接待外国商人的过程中,我们公司也设有专门的馆伴来帮助双方更好地沟通合作。
- 为了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本次交流活动中特别设置了文化讲解员作为馆伴。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