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都都的拼音、解释、组词
骨都都的简介:
gǔ/gū dū/dōu dū/dōu
1.亦作"骨突突"。 2.腾涌貌。 3.象声词。
1.亦作"骨突突"。 2.腾涌貌。 3.象声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云雾上升的样子。《西游记》第二○回:「山前面,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
在汉语中,“骨都都”是一个口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结实、坚固或者力量强大。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口语表达中,带有地方方言的特点,并非标准书面语。
详细解释:
- 词源:“骨都都”的发音来源于某些地区的方言,类似于“骨朵”,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骨都都”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壮实、坚固。
- 用法与意义:这个词语主要用于描述一个物体或者人身体非常结实、强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力量感十足的状态或景象。
造句:
- 这棵树的根扎得骨都都深,怎么也拔不起来。
- 那头牛真是骨都都的大,力气足得很。
- 小明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跑起步来却骨都都地快。
- 我们家的老房子是用石头砌的,结实得就像骨都都的一样。
- 这些钢材质量很好,拉力强度简直像铁打的一样骨都都。
请注意,“骨都都”这个词语在标准汉语词汇中并不常见,上述造句更多是为了形象地展示该词的使用方式。在正式或书面语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地方方言词汇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分词解释
骨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都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