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的拼音、解释、组词
踏歌的简介:
tà/tā gē
①以脚踏地,拉手而歌:连袂踏歌。②行吟;边走边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①以脚踏地,拉手而歌:连袂踏歌。②行吟;边走边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奏。原为汉、唐时的风俗性歌舞,参与者连臂以脚踏地而歌。台湾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种歌舞形式。唐.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也作「蹋歌」。
《踏歌》,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指的是边走边唱歌跳舞的一种习俗或形式。这种活动多在喜庆的节日里进行,参与者一边歌唱,一边轻快地移动脚步或是随着音乐节奏起舞。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详细解释
- 踏歌: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通常指边走路边唱歌,歌词内容多为祝福、吉祥之词。
- 在古代,踏歌不仅仅是娱乐活动,也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它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 踏歌往往与丰收、庆祝等喜庆场合紧密相关。
造句
- 春节期间,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常常会举行踏歌活动,以表达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 每当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许多地方都会举办盛大的踏歌表演,以此祈福来年的丰收与和谐。
- 在传统的民俗节日里,踏歌是人们传承民族文化、增进邻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 纵观历史长河,古代文人墨客亦有记录和赞美踏歌的诗句或文章,如李白的《赠汪伦》中就提到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踏歌”之趣。
- 在现代社会,虽然传统的踏歌活动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美好祝愿仍然被人们珍视与传承。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踏歌”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