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路见不平的简介:
lù jiàn bù píng
指见到不平的事。
指见到不平的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行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又且路见不平,专要与那瞒心昧己的人作对。」《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个管闲事的祖宗,撞没头祸的太岁。」
词语详解
路见不平: - 释义: 指在路上遇到不公平或不正的行为而挺身而出,主持公道。 - 出处: 这一成语出自《水浒传》,原文为“路见不平一声吼”。 - 特点: 通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面临正义行为时的举动,强调一种侠义精神。
造句
- 小王在路上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立刻挺身而出,真是个路见不平的好青年。
-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勇敢精神,在社会上积极维护正义。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勇敢的行为值得我们去赞扬。
- 这位警察在路上遇见了非法行为,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展现了路见不平的精神。
-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学习“路见不平”的精神,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这些造句不仅体现了成语的含义,同时也反映了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分词解释
路
lù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
见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