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出的拼音、解释、组词

嫡出的简介:

dí chū
1.正妻所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正室所生,相对于庶出而言。

《嫡出》一词主要用在古代或传统家族观念浓厚的社会中,指的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嫡”有正统、正宗的意思,与之相对的是“庶”,指非正妻所生的孩子。因此,“嫡出”特指由正妻(或合法妻子)所生的子女,在宗法制度下通常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

造句

  1. 在古代大家族中,嫡出的孩子一般会受到家族长辈更多的关注与教育资源。
  2. 这个家族非常重视血统纯正,对嫡出的孩子期望更高,给予更多的培养机会。
  3.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摈弃了这种观念,但在某些传统家庭里,“嫡出”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4. 为了保证宗族的正统性,他们更愿意将重要的家产交给嫡出的后代来继承。
  5. 在古代法律中,关于遗产分配的问题,嫡出与庶出往往有着不同的法律规定。

分词解释

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2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系。~派。~传。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