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戏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帽子戏法的简介:

mào zǐ xì fǎ
(~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一位做帽子的匠人能用帽子变出各种戏法。后来把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名队员攻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叫做上演帽子戏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球类运动用语。原指板球运动中投手连续使三名打击手退场。后延伸使用在足球比赛方面,凡一场球赛选手能连续踢进三球以上,则称为「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一词通常用于比喻,在体育界尤其是足球领域中,用来形容一个运动员在一场竞赛中完成三个特定的进球动作或取得三次成功的表现。它源自英式英语,并非直接与帽子相关,而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出这种非凡表现如同戴着“胜利之帽”一般让人感到光荣和骄傲。

详细解释

  • 起源:这个词汇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由英国的体育记者创造出来的。
  • 含义:在足球比赛中,如果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成功打进三个进球,就被称为完成了“帽子戏法”。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成绩。除足球外,在棒球、板球等运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连续投出三振出局称为三振帽子戏法
  • 使用范围:除了体育领域,有时也被用于比喻某人在某一领域内做出了多次成功的表现。

造句

  1. 小李在公司的业绩汇报会上表现优异,连续获得了五个重要的客户订单,真可谓上演了一次职业版的“帽子戏法”。
  2. 老王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他写了几首诗、画了幅画、还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这真是一个“帽子戏法”,丰富了他的晚年生活。
  3. 中国女篮在奥运赛场上连续三次击败韩国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状态,这次胜利堪称“帽子戏法”。
  4. 张三不仅写了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在短短一个月内发表了两篇被SCI收录的文章。这样的成就可称作科研领域的“帽子戏法”。
  5. 小明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最佳口才奖和最受欢迎选手奖三个奖项,这真是一次完美的“帽子戏法”。

分词解释

mào

1 盖头的东西:~子。草~。凉~。军~。礼~。2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儿。螺丝~儿。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