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的拼音、解释、组词

择善而从的简介:

zé shàn ér cóng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选择好的去跟从、采用。梁书˙卷十˙夏侯详传: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唐˙张九龄˙敕议放私铸钱:公卿百僚,详议可否,朕将亲览,择善而从。 

1. 语本《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选择好的去跟从、采用。《梁书.卷一○.夏侯详传》:「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唐.张九龄〈敕议放私铸钱〉:「公卿百僚,详议可否,朕将亲览,择善而从。」

词语《择善而从》出自古代经典,意为选择好的行为或道理去遵从。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在面对各种建议和抉择时,能够明辨是非,选择那些正直、有益的事物,并坚持实践。

解释:

  • :挑选,选择。
  • :美好,好的行为或道理。
  • 而从:跟从,遵循。

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不同意见时,要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那些正确、有帮助的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它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与判断力的重要性。

造句:

  1.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择善而从,不要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2.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择善而从,选择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克服障碍的方法。
  3. 对于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应该择善而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做法。
  4. 作为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应该择善而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而不是自己硬着头皮解决。
  5.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选择时,我们应始终秉持“择善而从”的原则,做出对自我有益的选择。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择善而从》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zé,zhái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而从。饥不~食。

shàn

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 友好,和好:友~。亲~。和~。5 熟悉:面~。6 办好,弄好:~后。7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8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9 好好地:~待。~罢甘休。10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11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cóng,zòng

1 跟随:愿~其后。2 依顺:顺~。盲~。~善如流。3 采取,按照:~优。4 从事;参加:~业。~政。投笔~戎。5 由,自:~古至今。~我做起。6 跟随的人:侍~。仆~。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主~。~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