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新民的简介:
xīn mín
1.使民更新;教民向善。 2.谓教育人民﹐开发民智。
1.使民更新;教民向善。 2.谓教育人民﹐开发民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革除旧习,教民向善。《书经.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新民》一词通常出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著名典籍《大学》的最后一章。这一章节是《礼记·大学》的一部分,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薄若是,安有不为新民乎?新民,盛德之效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新民”一词主要是指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等过程,使个人和社会都焕然一新,达到新的境界。这里的新民不是特指一个新人或新生的人,而是说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修养和实践之后,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加完善、更有道德品质的人。
以下是五个使用“新民”一词的造句:
- 在学习《大学》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新民”,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古人的教诲。
-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的自己,这样的社会也自然会变得更好。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自我完善,成为一个“新民”。
- 新民的概念强调了个体通过修养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值得传承的价值观之一。
- 在现代社会中,“新民”的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分词解释
新
xīn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3 不久以前,刚才:~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