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协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国协约的简介:
sān guó xié yuē/yāo
英、法、俄三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907年结成的军事集团。1893年法、俄缔结同盟,1904年、1907年《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先后签订,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英、法、俄三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907年结成的军事集团。1893年法、俄缔结同盟,1904年、1907年《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先后签订,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 AI解释
《三国协约》,又称“三国同盟”或“英法俄三国协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一个军事政治联盟。它由英国、法国和俄国三个国家组成,主要是为了对抗德国及其盟友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等国的势力。
详细解释
-
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间的竞争加剧,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三国协约形成前,英俄已有多年的秘密外交往来;而法俄自普法战争后关系密切。
-
建立时间及过程:
- 英国和法国于1893年签订《英法海军协定》,开启了两国合作的先河。
- 1904年7月,英国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正式确定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
-
1907年,俄国加入该联盟,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
主要协议:三国协约的核心是互不侵犯和共同抵抗外来势力的原则。一旦缔约国一方受到攻击,其他两个国家都有义务提供援助。
5个造句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法国和俄国依据《三国协约》迅速组成了联盟,对抗德奥同盟。”
-
“通过签订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不仅加强了彼此的军事合作,还为共同抵御欧洲大陆的威胁奠定了基础。”
-
“在三国协约中,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广阔的殖民地网络,在全球战略布局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
“尽管《三国协约》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联盟形式或义务范围,但各国领导人深知其背后的战略价值。”
-
“即使在战后初期,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复杂多变。英法俄三国对彼此的盟友身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信任基础。”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协
xié
1 共同合作,和洽:~商。~定。~和。~调(tiáo )。~议。2 帮助,辅助:~助。~同。~理。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