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驱使的简介:

qū shǐ
①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②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策动、促使。【例】贫穷驱使他奋发向上、努力念书。

1. 差遣、役使。《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三国演义》第四回:「若有驱使,即当奉命。」

词语详解

驱使驱使”是汉语词汇,用作动词。它意味着通过外部力量或手段来促使某人或某个事物去做某事。这里的“驱使”可以用于多种情境中,包括但不限于:

  1. 直接强制他人行动:例如,在职场或者家庭环境中,可能有人会利用权力、利益等作为条件去驱使人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2. 鼓励、引导人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驱使”也可理解为正面的激励或引导,比如通过奖励制度来驱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造句

  1. 经理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几乎每天都在驱使着员工加班加点工作。
  2. 这里的“驱使”表明经理通过各种方式(可能包括压力和承诺)来促使员工持续努力工作以达成项目的进度目标。

  3. 母亲用温柔的话语驱使着女儿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开始认真学习起来。

  4. 在这里,“驱使”的含义较为积极,指的是通过言语鼓励来帮助女儿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5. 他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为了家庭生活,不得不被老板驱使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6. 这个句子中,“驱使”表示由于外部因素(经济压力),个人不得不被迫去做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

  7. 学校利用奖学金作为激励手段来驱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8. 在这个情境下,“驱使”的含义是积极正面的,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潜力。

  9. 他总是被自己的好奇心所驱使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10. 这句话中的“驱使”指的是内在的动力或兴趣促使某人去做某事(这里指外部的力量),这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更侧重于个人自主选择的积极方面。

以上就是对词语《驱使》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些解释和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赶牲口:~马。~策。~驰。2 赶走:~动。~赶。~寒。3 强行、逼迫:~使。~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4 快跑:并驾齐~。先~。前~。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