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铳的拼音、解释、组词

鸟铳的简介:

niǎo/diǎo chòng
1.一种火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鸟嘴铳的别名。参见「鸟嘴铳」条。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四:「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

鸟铳》,古代中国的一种火枪,也是一种火器。它起源于明代,在当时是先进的军事武器之一。鸟铳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它的射程和威力相对较小。

鸟铳通常由铁制的长管子(枪筒)构成,前端装有射击孔,后端有用于固定木柄的部分。使用时,先在枪膛内装填火药及弹丸,然后点燃引线引爆火药,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弹丸射出。由于技术限制,早期鸟铳的准度较低、射速也不高。

造句

  1. 古代作战时,他们用鸟铳作为主要武器之一,以弥补弓箭和长矛的不足。
  2. 在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农民军广泛使用鸟铳这种火枪进行战斗。
  3. 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一件明代的鸟铳,让人们可以一睹古代火器的独特魅力。
  4. 小说《明史》里描述了李自成起义军用鸟铳对抗明军的情景。
  5.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发掘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鸟铳,揭示了当时军事装备的情况。

这些例子展示了“鸟铳”一词在历史叙述、文学作品以及实际发现中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分词解释

niǎo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