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马调的简介:

mǎ tiáo/diào
1.即马吊。 2.指清代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的苏州弹词唱腔。当时苏州弹词以俞(俞秀山)调和马(马如飞)调最为流行。马擅长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劲﹐率直如说白﹐编写弹词开篇很多﹐影响颇大。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

马调》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解释或定义。它可能是一个特指某些情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用语。如果是指与“马”相关的某种旋律、调子或者某种风格的音乐表达方式的话,那么可以进行如下理解和造句:

解释:

  1. 比喻意义:有时,“马调”可能会用来比喻一种快速而奔放的性格特征或行为风格。就像一匹骏马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给人以速度感和活力。
  2. 艺术表现:在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中,“马调”可能指的是模仿或借鉴了马的奔跑动作或姿态的一种旋律或者舞步,用来表达自由与力量的主题。

造句:

  1. 小明性格开朗奔放,总给人一种“马调”的感觉。
  2. 在这次编舞比赛中,小李用现代舞来表现“马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上。
  3. 老师说,这首乐曲的旋律如同“马调”一般,充满了速度与激情。
  4. 电影《奔腾岁月》中的主题曲就是一首典型的“马调”音乐。
  5. 李华喜欢骑马,他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就如“马调”,自由而充满活力。

如果《马调》有其他特定含义或者是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术语,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