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沓的拼音、解释、组词

飒沓的简介:

sà tà/dá
1.亦作"?沓"。 2.纷繁﹑众多貌。 3.盘旋貌。 4.迅疾貌。 5.象声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众多而盛大的样子。《文选.鲍照.咏史诗》:「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2. 群集飞翔的样子。《文选.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

词语“飒沓”源自古代汉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迅速而有力地行进的样子。这个词多用于描绘马群奔跑时的姿态、将士挥戈冲锋的情形等场景。在现代语境中,“飒沓”常被用作文学或诗意化的表达方式。

详细解释

  • 词义:形容急速行走或飞奔,通常带有动态和力量感。
  • 出处:“飒沓”,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侠客行》一诗中的“侠客重然诺,许身岂顾身。还逢夜中饮,飒沓倾青春。”此处意指侠客们的豪情与迅速行动。

造句

  1. 看那群骏马在草原上飒沓而过,如同疾风骤雨。
  2. 战场上,敌军的旗帜在飒沓的脚步声中翻飞,显得气势如虹。
  3. 夕阳下,猎人们轻装上阵,纷纷从林间飒沓而出,准备展开狩猎行动。
  4. 电影开场便是一片壮阔景象:骑兵部队在夕阳的余晖中飒沓前行,犹如长龙出海。
  5. 她穿着一袭飘逸长裙,在晚会上如舞者般轻盈起舞,步伐飒沓间尽显优雅与自信。

以上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来展示“飒沓”这一词语所蕴含的动态美。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戾〕清凉的样子,如“游清灵之~~兮,服云衣之披披”。2 形容风声: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