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麤疏的简介:

cū shū
1.见"麤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粗浅疏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

麤疏》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由“粗”和“疏”两个字合成的一个词。根据这两个独立汉字的含义进行推测,“粗疏”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一种状态或者行为特征。

  • :指质地粗糙、不精细。
  • :有粗略、不严密的意思,也可以指关系不亲近。

综合起来,“粗疏”可以解释为: 1. 指做事不仔细,缺乏细致。 2. 形容人态度或行为的草率、简陋。 3. 描述事物的质量低劣、制作粗糙。

以下是五个使用“粗疏”的造句:

  1. 他写的文章因为过于粗疏,逻辑混乱,被老师批评为不合格。
  2. 在这次设计比赛中,由于时间紧张导致方案有些粗疏,最终没有获奖。
  3. 初学者的作品难免显得比较粗疏,但只要不断练习,就能逐渐提高。
  4. 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这幅画终于摆脱了之前的粗疏感,变得更有质感。
  5.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必须杜绝任何粗疏的管理行为。

分词解释

1 同“粗”。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