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门下的简介:

mén xià
1.谓在某人的门庭之下。 2.食客;门客。 3.门生;弟子。 4.官名。 5.见"门下省"。 6.犹阁下。对人的尊称。 7.犹门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拜某人为师,成为某人的弟子。《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学监拿了他三张银票,回去见了王总教,先探口气,说他同乡某人,怎样仰慕,怎样孝敬,要拜投门下的意思。」

2. 投靠世族的食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3. 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

4. 对人的敬称。《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倘得门下做个盟主,可择日便离开,沿途杀掠回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

词语“门下”在古代汉语中多用来指门生、弟子,也可以泛指门客或门徒。在现代汉语中,“门下”一词的用法较为少见,更多时候使用“门生”、“弟子”等更为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门客: 在古代,贵族和王公大臣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收集各种人才而招揽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作为自己的谋士或助手。这些人被称为“门下之臣”,也就是后来常说的“门客”。

  2. 弟子: 指学生或徒弟,学习某位老师或师傅技艺的学生或者受教于某个师长。

  3. 比喻用法: 在某些句子中,“门下”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某个人的尊敬或者是谦称自己的身份地位较低,比如“门下弟子”、“门下草民”。

造句

  1.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写下这样的诗句:“先生门下我亦是,平生学问无他技。”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为某位老师的门徒(学生),在学术或技艺上的谦逊态度。

  2. 某电视剧中,一个年轻的官员说:“我自幼为师之门下,如今得以官居一品,实乃三生有幸。”这是他在表达自己从小就是一位老师的学生,并因此获得高官厚禄而感到非常感激。

  3. 在一封书信里,某位弟子向其老师的妻子写到:“愿吾师夫人安好,门下在此遥祝!”这里使用了“门下”来表示谦逊与尊敬。

  4. 一个现代的故事中描述:“我虽不是名家真传,但亦在师傅门下学艺多年。”这句话说明“门下”这一词语也可以用来表达学习某种技艺或者学问的渊源。

  5. 在古代某篇文章里:“吾自幼即在先师门下听闻教诲,今日得见师长之荣光,心中感慨万千。”此句中,“门下”用于形容自己年轻时受教于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我们可以感受到“门下”这个词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出多种情感和态度。

分词解释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