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的拼音、解释、组词
坎坎的简介:
kǎn kǎn
拟声词:坎坎伐檀兮。
拟声词:坎坎伐檀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击鼓声。《诗经.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2. 伐木声。《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3. 不安的样子。《易经.坎卦》:「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
4. 空乏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穷》:「羹无糁,其腹坎坎。」
5. 不平。唐.柳宗元〈吊屈原文〉:「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
6. 高兴、欢喜。《尔雅.释训》:「坎坎、蹲蹲,喜也。」
词语“坎坎”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通常来源于《诗经·周南·伐檀》,其原意是描述木工砍伐树木的声音。这个词在此语境中是一种拟声词,用来形容声音有节奏地、连续不断地响起。
详细解释
- 本义:指砍伐树木时发出的撞击声。
- 引申义:
- 形容劳作或工作中的持续不断的声音。
- 也可用于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反复出现,如“坎坎鸣锣”形容连续不断的敲锣声。
造句
- 古老村落中,砍伐树木的声音坎坎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 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孩子们总爱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听着坎坎的鼓点,一边讲述着各自心中的故事。
- 虽然机械化的工具已经代替了手工作业,但农民们劳作的声音依旧坎坎地在田野上回荡。
- 站在山巅,望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坎坎不息的流水声,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祖先的生活场景中。
- 电影中的伐木场景设计得非常真实,砍伐树木时发出的坎坎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希望这些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坎坎”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坎
kǎn
1 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井之蛙(喻知识浅陋的人)。~坷。2 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土~。田~。3 八卦之一,代表水。4 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这话可说到~儿上了。5 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今年是他的~儿。6 同“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