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墨守成法的简介: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同“墨守成规”。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墨守成规」。见「墨守成规」条。
2. 此处所列为「墨守成规」之典源,提供参考。 1、「墨守」:#《战国策.齐策六》1>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旤2>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3>,距全齐之兵4>,期年5>不解,是墨翟之守6>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墨子.公输》。 (2) 旤:同「祸」。 (3) 弊聊之民:疲惫的聊城军民。弊,疲惫。 (4) 距全齐之兵:抵抗齐国全部的兵力。 (5) 期年:一周年。 (6) 墨翟之守:墨翟的善于守城。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战国时鲁人,提倡兼爱、非攻、节用、薄葬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后世亦称为墨子。〔参考资料〕 《墨子.公输》于是见公输盘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2>为械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4>之,公输盘之攻械5>尽,子墨子之守圉6>有余。 〔注解〕 (1) 公输盘:春秋鲁之巧匠。又作公输般、公输班;或称鲁班、鲁般。 (2) 牒:小木札。 (3) 械:楼橹;古代供守兵眺望敌人之用。 (4) 距:通「拒」,抗拒。 (5) 械:谓飞梯、橦车、飞石、车弩之具。 (6) 圉:通「御」。 2、「成规」:《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等传》评曰:「蒋琬1>方整有威重,费祎2>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3>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4>,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注解〕 (1) 蒋琬:西元?∼246,字公琰,三国蜀汉湘乡人。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称其为社稷才。亮卒,代亮执政,官至尚书令,封安阳亭侯。以镇静为治,后诏琬屯军汉中,又命开府,加大司马。卒谥恭。 (2) 费祎:西元?∼253,字文伟,三国蜀汉江夏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立,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后为中护军。魏军攻蜀,祎为元帅。累升为大将军,封成乡侯。后为魏降人郭修所害。卒谥敬。祎,音|。 (3) 诸葛: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 (4) 无虞:没有忧患、顾虑。
3. 此处所列为「墨守成规」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墨守成规」系由「墨守」及「成规」二语组合而成。「墨守」见于《战国策.齐策六》。据载,战国时,燕国派兵攻打齐国,攻下齐国七十几个城池。其中一个叫「聊」的地方,也被燕军占领。此时燕国国内情势混乱,燕将害怕受到牵连,引来杀身之祸,便一直据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齐国大将田单想要将它收复,但努力一年多都没有成功。当时齐国有一位叫鲁仲连的人,写了一封信,将它绑在箭上射进城中给燕军的将领看。信里的大意是向燕将分析当前的情势,说有勇之人不应怕死,况且目前燕国情势混乱,又被赵国围攻,燕王没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赖。而燕军以区区一城的兵力,便能抵挡齐国大军,固守聊城一年,实在了不起啊!但是齐国是绝对不会放弃聊城的,会坚持到收复为止,这样还能在这小城里撑多久呢?劝他不如将这些军力带回燕国,不但可以帮助祖国度过难关,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绩名声。燕将看了信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国了。这里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在《墨子》里记载:故,来比喻燕军的固守聊城。《墨子》里记载:有一次,楚国要攻打宋国。当时有名的工匠鲁班特地为楚国造了一座云梯,做为攻城之用。墨子听了赶紧去找鲁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预演,要证明这座云梯没有用处,让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墨子用衣带圈起来当城池,用木板当武器,鲁班连用了九种方法进攻都没有成功,而墨子守御的方法还有余。这就是所谓的「墨翟之守」。鲁仲连便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燕将的军队,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难以攻下。「成规」则见于《三国志.卷四四.蒋琬等传》。三国时,蜀汉国君刘备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而诸葛亮也不付所托,鞠躬尽瘁,死于军中。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会为蜀汉带来危机,所幸大臣蒋琬和费袆执政得宜,循著诸葛亮留下来的旧制做事,稳定了国家的情势。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两人的传记之后说他们两人一个稳重有威,一个宽容博爱,「承诸葛之成规」,所以边境和平,社会安乐。后来分取这两个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规」,用来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
1.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旧法,不肯改变。也作「墨守成规」。
词语详解
墨守成法:这是一则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拘泥于陈规旧习,不肯改变。使用“墨守”这个动词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固守传统、不思变革的人或事物,强调了一种因循守旧的态度。
成语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方孝孺的《深虑论》:“然则今之谋臣策士,必皆墨守古法而不敢变者乎?”用来形容人保守思想。
造句示例
- 这家公司虽然历史悠久,但管理层仍然墨守成法,不思改革,错失了不少市场机会。
- 小明是个很固执的人,对于新事物一概排斥,简直就是墨守成法的典型。
- 墨守成法的领导往往会对创新视而不见,导致公司的发展速度滞后于竞争对手。
- 现如今社会日新月异,如果企业还墨守成法、按部就班,将会失去很多市场机会。
- 为了打破僵局,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不能墨守成法,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
分词解释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