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士的简介:
jié shì
1.有节操的人。
1.有节操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节烈之士。《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望之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为非天子意。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
《节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但从字面拆解来看,“节”通常指气节、操守或品质,而“士”则是对有文化教养男子的尊称。因此,《节士》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气节和品德的文人或知识分子。
详细解释
- 内涵:这个词更偏向于描述一种精神状态或人物形象,强调的是个人在面对困境、诱惑时所保持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
- 历史背景:“节士”一词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赞美那些在乱世之中依旧坚持正义、不屈从权势、保持自身清白的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道德操守的高度重视。
造句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许多文人墨客坚守节士之道,拒绝与腐朽政权同流合污。
- 像他这样能够始终保持节士之风的君子,在当今社会也显得尤为珍贵。
- 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节士的清高品格,从不向世俗低头。
- 《节士传》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古代那些具有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知识分子形象。
- 在面对金钱和权力诱惑时,我们应该像古代的节士一样,保持清醒头脑,坚守道德底线。
以上是对于“节士”这个词的理解及其五个造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节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主要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探讨之中。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