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的拼音、解释、组词

抚恤的简介:

fǔ xù
(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于因公伤残、牺牲或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以及物质上的资助。【例】凡因公罹难者,其家属依法都可得到法定的抚恤。 △抚恤

1. 对于因公受伤或残废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予物质帮助。《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将谡家小加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也作「抚恤」。

词语详解

抚恤:这个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国家、政府或者组织对于因公牺牲人员的家庭提供经济补偿和精神慰藉的行为。通常,抚恤还包括为伤残军人或因工致残者及其家属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关怀。

  1. 定义与含义
  2. 在字面上,“抚”意为安抚、慰藉;“恤”则是指照顾、救济。
  3. 因此,“抚恤”可以理解为通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其他形式的支持,来减轻因某种原因失去亲人或遭受重大损失的家庭的负担。

  4. 适用范围

  5. 主要包括军人及其家属(特别是牺牲军人家属)、公职人员以及因工受伤或死亡者的家属。
  6. 通常还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中的遇难者家庭等。

  7. 目的与意义

  8. 目的是为了弘扬社会正气,鼓励人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9. 同时,抚恤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护。

示例造句

  1. 因为他的父亲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了,所以小明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抚恤金。
  2. 某企业在员工因公受伤后及时给予经济抚恤,此举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3. 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抚恤工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4. 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社会各界纷纷捐款用于伤残战士及其家人的抚恤金。
  5. 在国家层面,《烈士褒扬条例》为牺牲烈士的家庭提供了全面的抚恤政策。

分词解释

1 慰问:~恤(安慰和周济)。~慰。安~。~爱。2 扶持,保护:~养成人。3 轻轻地按着:~摩。~摸。~琴(弹琴)。~今追昔。4 同“ 拊 ”。

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2 救济:~金。抚~。3 忧虑:~~(忧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