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态复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故态复作的简介:

gù tài fù zuò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故态复萌」。见「故态复萌」条。

2. 此处所列为「故态复萌」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刘禹锡〈砥石赋〉(据《刘禹锡集.卷一.赋》引)有客自东,遗余越砥。圭形石质,苍色腻理。铲其鳞皴,滑以滫瀡。如衣澣垢,如鼎出否。雾尽披天,苹开见水。拭寒焰以破眦,击清音而振耳。故态复还,宝心1>再起。既赋形2>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 〔注解〕 (1) 宝心:雄心。 (2) 赋形:天赋的形体。

3. 此处所列为「故态复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故态复萌」典源作「故态复还」。刘禹锡(西元772∼842),字梦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当,并称「刘白」。赋体演变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经被诗所取代,不过仍有一些诗人以散体赋、骚体赋和俳赋的形式,创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窗uh的短赋佳作。〈砥石赋〉便是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宝剑,本来非常锋利,被贬朗州之后,因为南方气候潮湿,以致宝剑生锈,甚至拔不出来。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给刘禹锡一块磨刀石。刘禹锡用这块磨刀石砥励宝剑,磨去铁锈,让宝剑恢复原来的面貌。刘禹锡又把人世的顺逆际遇都当成自己的砥石,勉励自己要克服困境,磨去自身的缺点,成为贤能的人。后来「故态复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老毛病又犯了。出现「故态复萌」的书证如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二九出》:「不欺师父,韩郎遣信到此,不觉故态复萌,情缘难断。」

词语“故态复作”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故态”指的是原来的状态或习惯,“复作”意味着再次出现。综合起来,“故态复作”的意思是形容人或者事物的行为、态度等重新恢复到过去不好的状态或习惯。

详细解释:

  • 来源:这个词语出自宋代张孝祥的《题张太虚集后》:“一朝失志,故态复作。”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态度再次回到以前不好的方面。
  • 情感色彩:带有批评或惋惜的情感。

造句:

  1. 自从上次教训之后,他已经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但没过多久,他的故态复作,又开始偷懒了。
  2.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小明的迟到习惯有所好转,可是不知为何,最近又故态复作了。
  3. 尽管公司已经改进了许多流程和制度,但由于管理层的习惯性怠慢,仍然出现了故态复作的情况。
  4. 他曾经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可是在朋友的影响下,他的学习态度也开始故态复作起来。
  5. 虽然老张嘴上说戒烟,但一遇到应酬又故态复作了,真是让人无奈。

这些句子展示了“故态复作”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含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2 原因:缘~。原~。3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6 死亡(指人):~去。病~。7 所以,因此:~此。~而。8 古同“顾”,反而。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